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银耳,又叫白木耳、白耳子,因其附木而生,色白如银,撕成片后如同耳状而得名;又因其洁白如雪,亦称雪耳。
银耳本是一种野生稀有珍品。在深山峡谷、森林茂密的地方,青刚栎、山乌桕、米槠杨、柿、桃、李、桑等阔叶树,因受自然界微生物的腐蚀,一旦死亡成了腐朽木后,遇到适宜的气温和湿度,藏有银耳菌种的地方便冒出一朵朵“白衣天使”来,宛如盛开的菊花——这就是天然的银耳。由于这种野生银耳堪称名贵食用菌,故常被封建统治者作为“长生不老药”享用,或作烹饪原料,或列为山珍只在高级宴席上露面。
人工培植银耳发源于福建、四川、贵州、湖南等地。大致分三个阶段:从段木栽培到木屑瓶栽,改木屑瓶栽为袋栽,以棉籽壳代替木屑在银耳房的培植架上种植。特别是福建古田县为发展我国银耳生产积累了许多新经验,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,该县采取段木砍花、半天然式人工栽培,到70年代实行室内瓶栽银耳,80年代改为塑料袋栽培,90年代在银耳房的地面和培植架上种植,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。如今,全国银耳产量近90%来自古田,古田因此被誉为“银耳之乡”,古田银耳被列入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
银耳的营养价值众所周知,它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膳食维素、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,以及对人体极为有益的银耳多糖等。药理研究显示,银耳性味甘平,有生津、润肺、滋阴、养胃、清热、补脑、强心、益气、和血等功能;所含的多糖物质对抗肿瘤、抗炎症和抗放射伤害有一定的作用。其特点是,滋阴润肺而不腻滞,健胃补脑而无刺激,对患有崩中漏下、支气管炎、肺热咳嗽、胃肠有热、神经衰弱、病后体虚等症状者均有良好的保健效果。
银耳的吃法较多,尤以烹制羹汤见长,甜咸均可。经常喝点银耳羹既大饱了口福,又对强身健体、补益体质大有裨益。
银耳羹好不好喝,除了所用食材质量过硬外,主要看黏不黏糊,胶多不多,软不软滑。喝到嘴里胶质满满,软糯糯地润滑入喉咙才是理想的银耳羹;否则要大打折扣,口感就会差。其做法是,将干银耳用水浸泡,待银耳充分发透后,洗净撕成碎片;配料该涨发的涨发,该洗净的洗净;临上锅时,加入适量清水,倒入养生壶、砂锅、炖盅或压力锅内,细熬慢炖,直至出胶黏糊而成。
银耳羹多以冰糖入味,配料有莲子、桂圆、红枣、百合、芡实、荔枝、杏仁、花生等。用银耳、枸杞、冰糖、蛋清等制作的枸杞炖银耳,是古城西安的风味名羹,不但腴滑香甜、胶汁浓厚、红白相间,而且具有较好的滋补功效。赣菜中的银耳羹鸡汤,是将银耳羹炖好后,兑入鸡汤,再复炖片刻,调好味,既有鸡汤的鲜香味,又有银耳羹的软糯佐托,经常饮服对阴虚体弱、心悸不安、失眠多梦等有一定的食疗作用。
《佳蔬竞鲜》记载:辅佐刘邦兴汉灭楚“三杰”之一的张良,屡见战功,成为汉王朝开国元勋。汉政权建立后,他眼看刘邦、吕后没有善待韩信、彭越等开国大臣,心灰意冷,就辞官隐居了。期间,他以当地银耳清炖为羹食用,一来补养身体,二来以示自身清白。据此,民间就有将银耳羹谓之“清白菜”。
可不,夏天喝一点银耳羹,不仅有利于清热解毒、祛除内火、补充水分、增强体力,而且让五脏六腑更清白,让身心更清爽。
(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)
标签: